日前,备受关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发布,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以及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
这是川渝两省市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对双城经济圈内不同区域及大中小城市而言,各自的“路径图”“施工图”将有所差别、各有特色。
在《纲要》这一大框架下,如何构建双城经济圈新格局、各城市如何精准“破圈”?就此,两江观察采访了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李敬教授。
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布好空间格局开始。
从《纲要》的规划范围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包括重庆市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GDP总量近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6.9%、6.3%。
成渝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联系密切,发展底子不错,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生产要素,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经济增长速度和开放水平提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有强劲的发展活力和增长动力。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沿海地区相比,成渝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城镇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
要解决好上述问题,无疑需要《纲要》所确定的发展蓝图在空间格局上落地,而城市则是其中的重要载体。
在李敬看来,《纲要》在规划如何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时,一大亮点是:强调了引领带动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城市动力源”。对大中小各城市来说,都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将加速向城市流动并高效集聚,城市将可以更好发挥“以城带乡、有效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
以大带小 众星拱月
“双核引领,区域联动”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重在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
《纲要》对提升双城发展能级、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全新部署,符合成渝地区发展基础、空间特色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
“双城引领、双圈互动、两翼协同将构建起有效的城市动力源和城市动力传导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既有‘极化效应’做大城市能级,又有‘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发展。”李敬建议,各城市之间要通过互动协调,推动形成城市群新发展格局;对大中小各城市而言,要充分认识自身承载的使命,不断提升城市能级,积极培育自身动力源,并且充分发挥好协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各方联动 相向而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破圈”是“融圈”、促进要素资源流动的关键,需要各方联动、相向而行,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区域、各板块及大中小城市形成合力。
事实上,重庆和成都两座“极核”城市已经迈出了相向而行的实质性步伐:重庆向西,“主城都市区”扩容为21个区;成都向东,东部新区挂牌、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等举措有序推进;在更大范围内,重庆正在加快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四川也在积极落实“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分类指导、科学施策,这是因地制宜创造性落实《纲要》的重要方法论。李敬认为,对不同板块、大中小不同城市都需要按照“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的思路,设计具体的发展路径:
重庆和成都两座国家中心城市,要根据新发展阶段要求、全面推动现代化建设目标,优化功能布局,发挥双核各自优势,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发挥核心引擎作用;要合理引导要素流动和促进区域间产业分工,形成带动周边加快发展的辐射圈;要挖掘川渝两地各自在资源禀赋、人员往来、产业联系等方面优势,强化毗邻地区协同发展;要加快县城城镇化建设,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要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切实放权赋能,支持位于都市圈范围内的重点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规划统筹、功能配套,分担城市功能。
众人拾柴火焰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形成高度共识、凝聚强大合力,大中小各城市要按照国家战略部署,明确自身定位、突出自身优势,主动作为、深度融入,精准“破圈”未来可期。
文章来源:两江观察、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