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6年来,重庆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加快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刚刚过去的2021年,重庆生态环境成绩可圈可点:1—11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74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8.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评价空气质量的六项指标全部达标,“重庆蓝”成为市民生活中的新常态。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6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协同保护修复,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广阳岛,房地产开发被果断叫停,经过四年自然恢复、两年生态修复,岛上植物已恢复到594种,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在重庆城市绿肺缙云山,仅去年就覆土复耕复绿42万平方米,生态修复约10万平方米,还建成了全国首个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中心。
6年来,一个个美丽蜕变,在巴渝大地竞相上演:万州关停长江一公里范围内的重污染企业,转而发展新材料、绿色照明等智能循环型工业;巫山、忠县等地做靓生态颜值,擦亮三峡红叶、高峡平湖、忠州橘乡等一批文旅名片,换来了产业价值;永川推进企业清洁化改造,淘汰10家落后产能生产线,11家企业获得市级技术中心认定。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指引着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步伐。几天前,重庆港口岸扩大开放果园港区正式通过验收,而早在2018年12月,渝新欧(果园港)班列的顺利开行,就标志着“丝路与长江的交汇”。
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重庆的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提升: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智博会”,微型计算机、手机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超过24%、9%,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为川渝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重庆工商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李敬教授认为,重庆在三峡库区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转型;在主城都市区,发展绿色工业,建立绿色工厂;在绿色金融方面、碳交易方面都做出了比较好的探索。整体来讲,重庆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当中产生了示范、带头的效应。
图文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